麥肯齊·布魯姆,在新西蘭南島基督城郊外經營著一座有著30年歷史的牧場,500頭荷斯坦奶牛每天產出的3噸鮮奶,是我和牧場12名員工的生計根本。去年6月的那場暴雪,至今想起來還讓我心有余悸——當時那輛用了5年的舊
奶罐車在雪地里顛簸了2小時后,到奶廠卸奶時才發現內膽焊口裂了道縫,50升鮮奶順著縫隙滲進了車廂,不僅被奶廠扣了800新元損耗費,還因為奶量不足影響了當月的合作評級。也就是從那天起,我下定決心:必須換一輛真正能扛住新西蘭多變天氣和崎嶇山路的
鮮奶運輸車。
在墨爾本國際乳業展上見到新東機械的展臺時,我原本只是抱著“隨便看看”的心態。但當新東的工程師用扳手敲了敲罐體內膽的加強筋,告訴我那是3mm厚的不銹鋼一次碾壓成的U型結構,還通過車輛工程軟件測算過受力面、按比例間距緊扣在內膽上時,我突然來了興趣——要知道,舊車的加強筋是拼接的,冬天一冷就容易變形,焊口開裂是常有的事。工程師還掀開罐體底部的蓋板,指給我看他們預留的空間:“這樣能避免罐體直接接觸車體,就算冬天溫差大,也不會凝結水珠腐蝕罐體。”
真正讓我決定下單的,是側下部人孔的設計。以前用舊車時,每次取樣都得讓員工扛著梯子爬3米高的罐頂,去年春天還有個小伙子腳滑差點摔下來,現在想起來都后怕。新東的
鮮奶運輸車把橢圓的人孔裝在側面,還是透明的有機玻璃蓋板,里面有硅膠密封圈——我當場讓工程師演示了一下,取樣時站在地面上打開蓋板,擰開取樣閥就能接奶,既不用登高,也不用擔心漏奶。更貼心的是,這個蓋板鎖上后在運輸過程中根本打不開,完全杜絕了有人亂加東西的風險,奶廠的質檢員后來還跟我說:“你們新換的車運過來的奶,從來不用額外檢測雜質,省了我們不少事。”
現在這輛車已經用了6個月,較讓我驚喜的是專利防浪板的“自攪拌”功能。我們牧場到奶廠要走一段盤山公路,以前舊車運奶時,牛奶在罐里晃來晃去,到地方后上層脂肪含量能比下層高0.5%,奶廠經常要我們重新攪拌才能卸奶。新東的防浪板是碟形的,還做了全焊接,工程師說按照澳洲工藝標準磨了六道,罐里沒有任何死角。更妙的是相鄰防浪板的人孔是交錯開的,車輛起步停車時,牛奶會在罐里形成“S”型環流,相當于自己攪拌了。上個月奶廠的檢測報告顯示,我們運過去的奶上下層含脂量差異只有0.07%,比他們的標準還低0.03%,廠長特意打電話來問我是不是換了攪拌設備,我笑著說:“是車自己會‘干活’!”
如今每天清晨,看著新東
鮮奶運輸車穩穩地駛出牧場,罐尾的液位指示燈清晰地亮著“滿罐”,電子屏上顯示著4℃的較佳儲奶溫度,我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提心吊膽。對我們牧場主來說,一輛靠譜的
鮮奶運輸車,就是守護每一滴鮮奶的“移動保險箱”——而新東機械,顯然把這個“保險箱”做到了我們心坎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