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春三月的大理,蒼山雪還沒融化,洱海的風就吹進了阿有珍的彝族合作社。擠奶棚里,彝族姑娘們穿著繡花圍裙,將鮮奶接入新東9GRW-3型
牛奶制冷罐,合作社社長阿有珍拿著記錄本,在控制面板前記下溫度:“3.7℃,剛好!以前沒這設(shè)備,我們的高原奶連下關(guān)都送不出去,現(xiàn)在好了,昆明的乳品廠都來訂奶。”
阿有珍的合作社有5戶彝族人家,20頭奶牛,是三年前大家湊錢辦起來的。“我們這兒在半山腰,海拔2000多米,路不好走,以前擠完奶,得用背簍背到山下的奶站,來回要4小時,奶溫早就超了。有次下大雨,路滑走得慢,200升鮮奶全壞了,姐妹們坐在山上哭,說這是我們半個月的收入。”她蹲在
制冷罐旁,摸了摸罐壁上的彝族花紋貼紙,“后來州里的農(nóng)機推廣站來調(diào)研,說新東的
牛奶制冷罐適合高原用,我就跟姐妹們湊錢,去大理市區(qū)看樣品。一看到那臺銀色的罐子,技術(shù)員就說,這罐子的壓縮機是美國谷輪的,能適應(yīng)高海拔,而且保溫好,24小時溫度變化不超過1.5℃,我當時就覺得,這能行!”
可高原的電壓不穩(wěn)定,讓阿有珍犯了愁。“我們這兒有時候會停電,電壓也忽高忽低,我問技術(shù)員,罐子會不會壞?他說這罐子的電氣設(shè)備有過壓、欠壓保護,電壓在360~440V之間都能用,還有缺相保護,停電了再來電,也能自動恢復(fù)工作。”她還看了罐體內(nèi)壁,“是SUS304-2B不銹鋼,厚度2.5毫米,激光焊接的,沒有一點縫,清洗的時候用CIP自動清洗,不用人進去,姐妹們都覺得方便。”
去年秋天,
制冷罐正式投用,合作社的“高原奶”一下有了出路。“現(xiàn)在每天擠兩批奶,300多升,全存進罐子里。昆明的乳品廠每三天來拉一次,檢測的時候說我們的奶質(zhì)量好,因為高原氣溫低,加上
制冷罐快,從35℃降到4℃只要2小時,奶里的蛋白質(zhì)含量高。”阿有珍指著罐口的人孔,“你看這罐口,450毫米大,還帶食品級硅膠墊,我們?nèi)印z查都方便,有時候城里的游客來參觀,還能從罐口看里面的鮮奶,都說我們的奶干凈。”
較讓姐妹們高興的是,收入多了。“以前送山下的奶站,每公斤3.8元,現(xiàn)在昆明的乳品廠給4.5元,一戶人家一個月能多賺1500元。”阿有珍笑著說,“上個月隔壁村的彝族合作社來參觀,我跟她們說,想讓高原奶走得遠,就得靠新東的
牛奶制冷罐。這設(shè)備不僅適合高原,還省心,上次電壓不穩(wěn),罐子自己保護了,沒壞,廠家的技術(shù)員還打電話來問情況,教我們怎么保養(yǎng)。”
現(xiàn)在,合作社打算再添10頭奶牛。“有了這臺罐子,我們有底氣了!”阿有珍望著蒼山,“明年我們還要做自己的‘高原奶’品牌,讓更多人知道,大理的彝族姑娘們,能用新東
牛奶制冷罐,守住這口新鮮的高原奶!”